【跨x特刊】如何成為產品經理、晉升CEO?升官發財的關鍵6力|TDRwatch

0
1642

如何當一位稱職的 產品經理 (PM)?PM不但要對公司產品負責,還必須擔任跨部門溝通的角色,挑戰力十足。但也因為如此,PM在公司裡面儼然就是迷你CEO,具備多種晉升高階主管的職能與條件。那麼,究竟該怎麼做,才能成為稱職的PM,並且進一步晉升CEO呢?(推薦課程:產品經理必修專案管理&實務操作 系列課程)

 

 

產品經理(編按:稚軒公司總經理夏松明為第117場跨產業沙龍講師。跨產業沙龍為全台最大每週跨界交流論壇,每場次皆邀請三位不同產業專家學者與大家解構各領域Know-how。更多現場照片,請看:FB實況

 

 

想當一位稱職的PM嗎?在一家公司裡,PM不僅要滿足主管或客戶的需求,也必須跟設計師、工程師溝通,同時也要追團隊的整體進度,他決定了現在與未來產品的走向與樣貌,眾多的責任扛在肩上,儼然就是迷你的CEO。

曾任宏碁、第三波、友訊等科技公司的中高階主管,夏松明回憶他的職涯軌跡,一路從資訊管理專員轉任行銷專員,累積實力後又從PM晉升到BU head與海外分公司總經理,現為稚軒公司總經理,及網路社群「產品經理菁英會」創辦人。他解釋,PM分為兩種,一種叫做Product Management(產品經理),另一種叫做Project Management(專案管理),「產品經理必須具備『無中生有』的本領,將想法逐一落實為產品,專案管理則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按步驟把專案完成。」然而,不論是哪一種PM,「組織管理、時間管理、領導統御,以及人際關係,都是必須擁有的專業技能。」(推薦課程:事業開發培訓系列課程

在了解兩種PM的基本差別與必備職能後,夏松明接著深入探討「產品經理」的定位,「產品經理必須探討客戶要什麼、不要什麼,他的『需要』和『想要』是什麼,有時候你把『需要』做成『想要』,客戶反而還不要。」事實上,如何找到客戶真正的需求,永遠是一件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的事情,產品經理這個角色也因此至關重要,「當一家公司沒有產品經理,組織內部就會亂竄,但有了產品經理以後,會顯得比較有方向,也能確認產品或服務的樣貌。」(延伸閱讀:從30萬成長到超過1億的營運秘密!一次剖析flyingV、鄉民晚報、電獺少女的開發關鍵

然而,該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產品經理呢?

 

 

你是成功的 產品經理 嗎?先盤點你的關鍵6

「產品經理就像是產品或產品線的CEO,他必須對產品的盈虧做負責,因此要跟所有部門做充分溝通,同時也要因應市場變化做產品調整。這一份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只有少數人能成為成功的產品經理。」夏松明接著歸納他的工作經驗,提出產品經理必備的關鍵6力。

關鍵1:分析力(Analytic Skill)。意旨從眾多繁雜的訊息當中,篩選出關鍵情報與暗示的問題理解及邏輯分析能力。夏松明解釋,「產品要走行銷面或技術面,或是針對產品要解決的問題,或是當我們閱讀過IDC國際數據資訊、Gartner報告後,如何從海量的資料裡面找出問題所在,都必須做足分析工作。」

關鍵2:洞察力(Insightful Skill)。洞察力指的是發現市場機會的本質,也是挖掘用戶需求的敏銳反應能力,「產品經理在分析完有效數據之後,有沒有洞察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如果產品經理做出來的東西跟別人的一樣,那不過是在紅海市場中打價格戰罷了。」

關鍵3:學習力(Learning Skill)。網路世代隨時會誕生新的想法、新的概念、新的技術,唯有不斷快速學習、吸取新知,才跟得上科技趨勢的腳步。

關鍵4:思考力(Thinking Skill)。「在規劃產品的時候,必須換位思考,時時刻刻從客戶的角度出發,思考他們要什麼、不要什麼,這件事情非常重要。」夏松明說。(延伸閱讀:總是被嫌沒創意?中高階經理人必學的創意3步驟!

關鍵5:簡報力(Presentation Skill)。「新產品簡報要不是CEO,要不就是產品經理。賈伯斯的簡報永遠只有3頁,分別是產品名稱、規格、價格,剩下靠的就是個人魅力。我認為好的產品經理只要拿到麥克風,就要把產品的優點和你的理念講出來,後續才能得到更多的認同。」(推薦課程:提升職場競爭力的筆記術_Evernote的資料整理與專案管理實作班

關鍵6:溝通力(Communication Skill)。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涉及到市場、研發、  生產、財務、專案管理等,同時也經常需要與公司高層、市場部、開發部等單位打交道,以取得他們的支援與配合,「這些都需要高超的溝通技巧,如果沒做好的話,前面任何一件事情都可能前功盡棄。」夏松明說。

產品經理=小小CEOAlphabet董事長這樣說

「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非常像CEO,很少人會說一個團隊裡不需要有一個CEO,而產品經理其實就是他們產品的CEO。任何一個組織都需要有人擁有「產品經營技能」,然後透過這些技能讓每個人的生命都更容易一些。」前Twitter產品副總裁暨Google產品經理 Satya Patel說。

另一位矽谷產業先進Spark Capital合夥人Nabeel Hyatt也這麼說:「一個傑出的產品經理會在符合組織遠景的前提下,同時把短期成果繳交出來。他們擁有到達目的地的「懂客戶」的直覺,並透過權威與紀律帶領團隊沿著方向前進 — 如果做得好的話,會非常像一個小小CEO。」

此外,Google所舉辦的聯合產品經理計畫(The Associate Product Manager program, APM)是一個培養年輕人成為產品經理,進一步晉升為CEO的計畫,Alphabet執行董事長艾立克۰史密特(Eric Schmidt)曾說過:「APM計畫是 Google的核心價值之一,我認為這間公司將來的CEO就會出自這個計畫。」而現任Yahoo!奇摩CEO的梅麗莎۰梅爾(Marissa Mayer)過去便是APM計畫的負責人。

 

你夠格當CEO嗎?升官發財的必備條件

當你成為一位成功的產品經理後,又該如何思索下一步的職涯?其實你具備晉升CEO的潛能。但首先,你得先看看自己對公司內部與外部是否稱職。第一,面對內部,你必須替公司設定目標、設立達到目標所需的策略、創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建立優質的團隊、激勵團隊達成目標等等;第二,面對外部,要滿足股東的期待、管理投資者關係、與客戶及市場互動等等。綜觀以上,「一位稱職的CEO,對內要和、對外要打開關係。」(延伸閱讀:如果你是CEO會選擇哪個市場:禿頭治療?還是美妝除皺?

夏松明接著說,「一般台灣科技公司的CEO,有4個很重要的屬性,分別為領導能力、人脈、領域知識,以及實用知識。CEO很有可能是從財務或是技術背景出身,因此會有自己的實用知識背景,再來是必須健全了解所屬領域的知識,當然人際網絡與領導能力也很重要。」

那麼,為什麼產品經理具備晉升CEO的條件?「因為優秀的產品經理在業務、行銷、技術方面,都具有豐富的經驗,但欠缺的是行政和財務的知識,所以產品經理若想要繼續往上爬,就要學會看財務報表,並補充行政管理與流程的專業。」他接著說,「在當產品經理時,領域知識、實用知識這兩者,會比領導能力和人脈還重要,但CEO則不同,領導能力和人脈的重要性反而大幅提升。」

 

最後,夏松明結論,「人人都有機會當上CEO,只要努力,你的位子就在那裡。」

 

名言分享

If I rest I rust.

 

 

 

01-300x46

12919902_774957125938673_8841562054393004287_n

 

 

夏松明(Gary):稚軒(股)公司 / 總經理(前宏碁BU Head)

Gary畢業於美國德州農工大學MBA、交通大學EMBA。過去曾擔任宏碁及第三波之事業處主管(BU Head),期間除了領導多款知名新遊戲產品上市計畫之外也曾參與中華電信MOD多媒體影音專案,與國際大廠AT&T、Cisco、Oracle等共同攜手合作,積極推展企業年度目標。目前身兼顧問及講師工作的Gary,致力於輔導兩岸中小、微創企業經營管理及業務行銷等策略與執行方法並於多所大專院校擔任業師,專業領域包含:新產品開發、產品創新、設計思考、電子商務、社群經營等。為FB「產品經理菁英會」社團創辦人、部落格「PM行不行」版主。

 

 

 

Q&A問答時間】跨產業沙龍於每位講師分享後皆有精彩Q&A問答時間

Q能否請您解釋產品開發的完整流程?
夏松明:首先,你必須知道消費者要什麼、不要什麼,多花一點時間做市場資料的蒐集與分析,得到驗證才可以往下一階段走,否則不要輕易開發產品。大部分產品之所以會失敗,就是因為對市場、對消費者不清楚。接下來則是上市,但上市後還必須做不斷地調整。而我認為台灣最欠缺的部份,便是對市場與消費者不了解。

 

 

 

(撰文/周怡伶 圖/天地人文創,Jack Liao2016.12.13審編。網頁資料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抄襲;歡迎分享轉載文章,並附上出處與網址,內容如有指正,敬請來信告知,我們將不勝感激,E-mail:service@tiandiren.tw

 

 

> > >延伸閱讀:連賈伯斯都投件申請的設計獎項!紅點設計大獎如何吸引70個國家、超過1萬7千件作品?
> > >延伸閱讀:
將能數位行銷執行長連啓佑:5步驟3趨勢 掌握SEO最佳策略
> > >延伸閱讀:
【跨產業】DTCO執行長李亞鑫:下一世代的網際網路 區塊鏈熱潮2017大爆發

> > >更多【 跨產業沙龍 】活動報導

 

 

跨產業精采100_社團BANNER

▲「跨產業沙龍」為全台最大的每週跨界交流論壇,是一個各專業人士的人脈交流與產業學習平台,由天地人文創旗下的天地人學堂於每週三19:00-21:30固定籌辦。每場次皆邀請三位不同領域講師分享產業工作與內容,一次瞭解三方產業,每位講師30分鐘產業分享(20分鐘演講與10分鐘Q&A),會後交流更能累積跨界人脈,以打造各專業人士的交流廣度與深度,累積跨領域合作與創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