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註:Bass在本篇演講中所說到的夾縫(niche),其實就是”利基”理論(Niche Marketing)中,利基的直接翻譯,本篇翻作契機,在生命中找夾縫,其實就是每分每秒尋找改變人生下一步的契機。
全台灣,姓种(ㄔㄨㄥˊ ) 的只有26個人,下禮拜回美國後台灣就只剩後25人了。那個要回美國的人,就是种衍倫(Bass)。
小時候,很喜歡語言的他,淡江英文系畢業後,因為文學的背景,曾經陸續翻譯了十八本小說,其中廣為人知的史蒂芬.金的克麗斯汀,還有吉米哈利的大地系列,譯者欄上都可以發現他的名字,有些小說甚至被北京大學列為課外讀物。
在美國矽谷多家高科技公司 IT 產業任職 25 年,現在的他,在美國擔任 eBay產能分析師 。
關於Ebay
總部位於矽谷核心 San Jose的EeBay,1995 創立,在競爭極端激烈的全球市場中,eBay目前為全球第十大網站。以下是一些關於eBay的驚人數字:
- 全球第二大電子商務網站
- 全球第十大網站
- 1.5 億活躍用戶
- 網站每月到訪 10 億人次
- 全球員工 34,000 人
- 一年營收 180 億美元
- 市值 700 億美元
- 七億件商品在網站上販售:只要你想得到的東西 eBay 上都找得到
關於工作
像eBay這樣的網路流量,需要:十萬部伺服器。把每部機器想成一位勞工,就像是擁有十萬名員工每個人都有做事的上限,你也必須了解他的一切(各式各樣的數據),心跳多少、血糖多少,血壓會不會太高?(流量多少,乘載多少,會不會因為負載量太大當機?)還有完全了解這十萬名員工他們的優缺點(系統資源運用分析、系統擴展性分析),並為他們找到改善的點(找尋系統瓶頸網站交通量預測與應對、避免資料中心資源浪費、介定系統臨界點)並找到他們延展性跟交通量,
每一個勞工(機器),Bass都需要知道他的健康狀況,替所有網路把脈 (預估系統存活期)並告訴公司,你需要付他們多少薪水(參與公司營運預算編列)。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做好產能分析,你需要:數據!
對Bass而言,他們是這些機器的醫生,為系統把脈,評估系統健康,但對企業而言,他們更像網站系統的算命師,專門預測這些網站的下一步會面臨的挑戰與狀況。因此,數據便是這一切判斷的主要來源。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
每一個人都是使用者,每一個人每一分鐘都在製造數據,全球的30億支手機,每秒都在發送訊號,在可預期的未來,大數據帶領一切,而且,2010 ~ 2020 大數據將成長 50 倍
如何在這之間過濾數據?
很多資料庫的結構很緊密,但是大數據是所有的數據,裡面有97%的數據都是垃圾數據,只有2.5%的數據是有效的數據。但也因為這些數據,eBay得以讓準確掌握所有買家跟賣家的交易行為,
Paypal 很久以前都在蒐集數據了,這也是他的詐騙防火牆可以過濾掉的詐騙資訊比一般網站還要好的原因。
像這eBay這樣的網站,集團都是丟幾億美金下去投資的。只要預測的準,企業都會願意投資,以維持網站的順利運作。
Bass的交通流量預估圖
關於職場態度
- 看事情要有高度
看事情要從執行者的角度來看,把高度拉高,原來是問題的,都不是問題。
- 要會找夾縫
- 他分享他印象最深刻的體悟是,在優勝美地,有一道垂直的花崗岩,爬上去需要七天。怎麼爬上去?他的登山老友說,看似垂直的牆,還是有一兩公分的縫隙,他就一步一步,尋找空隙爬上去。
每一個行業都有夾縫,在平凡中,尋找夾縫,你就可以一步一步爬到你想要的位子。
- 學會整合利用別人的成果
舉蘋果公司的例子,其實他甚麼也沒有發明,都是現有的東西進行整合。周全的設計, 複雜的思考, 但最簡單的執行面,就是蘋果成功的原因。
一般人的耐性只有三十秒,youtube後面的30秒就沒人看了。在公司和大家溝通時,大家只有30秒的耐心。怎麼讓大家能在30秒內讀完你想要說的事情!
- 適度地叛逆
給你更多思考的機會
- 學會分享
華人總會說,要留一手,怕被別人超越,但是當你開始分享,你會獲得回饋,得到的,真的會比分享的多。
- 對自己誠實比對別人誠實更重要
- 學會如何與10%的笨蛋與5%的混蛋共處
引用電影 :《 The Bucket 》 一路玩到掛 (2007)
Do I live to work or work to live?
有一天你將離開這個世界,你會問自己甚麼?是還有甚麼事情沒有玩到,還是你的工作沒有做完?
不要讓你的工作占據你所有的人生,記得享受生命的各種美好。
【問與答】
問:如何對工作永保熱情?
答:找契機,我以前做的是大型資料庫的管理,如果我一直堅持到底,我一定老早就被裁員了。每個人都要跳脫自己的舒適圈,除此之外,拉高你的高度,任何一個行業,平凡的員工不去注意,永遠看不到這些契機。
還有,留些時間給自己,不一定每件事都要帶老婆去。有一次我一個人去歐洲玩,還經過了在127小時的夾斷手的那個地方。只有在那樣的地方,一個人,才最能了解自己。
問:怎麼創造自己的價值?
答:如果有機會,到大一點的公司,大公司會有一些比小公司還要多的資源跟能力。在美國,如果有機會,即便職位不如原本的,也要盡力一試,寧願到大公司,降低我的門檻我都願意。因為有時候先往下走,才能往上爬。
問:怎麼看Iot跟Cloud?
答:我對Iot不熟,但是對於Cloud而言,Cloud 其實是冷飯新炒。很多家小公司在做雲端,數量一多,那就會是一個很大的Cloud。雲端將會是未來的必經之路,加上大數據,所以產能分析還是很重要的。
問:怎樣訓練看事情的高度跟深度?
答:試著從老闆的角度來看,再從老闆的老闆的角度來看。
在解決技術性的問題時,我們總會認為我解決了全天下最難的溫度。但對老闆而言,這其實一點也不重要。如果想要訓練看事情的高度,就記得不斷的跟跟老闆,還有老闆的老闆溝通。
(撰文/卓逸宣,圖/天地人文創,Jack Liao2017.3.16審編。網頁資料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抄襲;歡迎分享轉載文章,並附上出處與網址,內容如有指正,敬請來信告知,我們將不勝感激,E-mail:service@tiandiren.tw)
> > >延伸閱讀:新媒體的行銷推廣策略解析! FLiPER 執行長:「內容即廣告,廣告即內容」
> > >延伸閱讀:如何籌辦及行銷大型賽事運動-名衍行銷
> > >延伸閱讀:短短2年內募得3億9千萬!貝殼放大CEO林大涵傾囊相授群眾集資3趨勢4秘訣
> > >更多【 跨產業沙龍 】活動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