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中到大學,錢怡君念的都是音樂專業,同學當中有人現在是專業的音樂家、第一線的演奏者、或是教育體制內的音樂老師,但錢怡君選擇了一條跟別人不一樣的道路:用音樂治療病患、撫慰人心的音樂治療師。畢業於美國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音樂治療(Music Therapy)碩士,錢怡君回國後曾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 音樂治療 兼任講師、台北市立啟明學校音樂治療師、台灣音樂輔助治療學會理事等,現任為沁翼(股)總監,她說:「過去在台藝大教課的時候,同學以為我的工作只要穿得漂漂亮亮的就好,他們很難想像其實我的工作內容很勞動。」
「我記得我第一次到音樂治療的實習單位時,拿著三角鐵對著流著口水的小孩的場景,這跟大部分的人以為我的工作很享受,只要放放音樂就好很不一樣,也有客戶以為我隨時可以演奏任何音樂,或是有人以為我就是在病房中表演音樂給病患欣賞。」但其實沒那麼簡單。
性流程 每天為每位嬰兒節省兩千美元
事實上,音樂治療主要是利用樂音、節奏對生理疾病或心理疾病的患者進行治療的一種方法,不如大家想像那般浪漫。錢怡君表示,音樂治療的程序分為五個階段:傳介、評估、治療計畫、執行、文件記錄、評估結案,是一個有計畫性與目的性的治療流程。
在N.105天地人跨產業沙龍中,錢怡君播放一段紐約大學錄製的影片,當中數位音樂治療研究人員利用音樂、節奏,去觀察有發展障礙、遲緩的孩子,對於音樂的反應,例如:孩子對音樂的敏銳度、眼神的改變等,透過這樣的研究觀察去改善孩子的行為,甚至是激發潛能。
她引用高雄醫院大學於2007年針對音樂治療效益所做的研究報告表示,「參與音樂治療的病患由於不適切行為的減少,照護的需求相對減少,比例為0.83。」除了針對照護、病患的助益之外,其後續於2009年的研究中也指出「音樂治療能為醫院每位嬰兒每天節省兩千美元。」
不過,她也直言,美國的音樂治療體制完全,但由於台灣音樂治療產業尚未成熟,沒有完整的治療體制,治療師多半採用接案方式,一對一或一對少數協助病患。(推薦課程:【國際實戰力:Mingling】7小時打造英文商務暨職場社交力!)
安寧病房演奏重金屬 填詞生與死
音樂治療的能量不只能協助心靈上、更是經濟上的改善,減少病患及其家屬的負擔。錢怡君表示,「音樂治療是對精神的影響。」不過,音樂治療師的案件來源,最主要需要透過護理人員、醫師轉介,服務場所則包含:協會、醫院(自費)、公司、基金會、診所、商行等;各類族群都有可能接觸到,例如:嬰兒、沒有離開過加護病房的早療孩童、自閉症或過動症孩童、青春期被霸凌的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身心照護者、失智老人、安寧病房患者、往生者家屬等,「只要有需要調適心靈,獲得釋放,都可以利用音樂治療,找到出口。」錢怡君說。
錢怡君向N.105天地人跨產業沙龍參與者分享一個音樂治療個案,「我曾在安寧病房接觸過一位三十多歲的病人,他喜歡看摔角,是重金屬音樂的愛好者,他說他想要聽摔角音樂,所以我去學了他喜歡的音樂,試著在安寧病房演奏給他聽。」她接著說,「我相信音樂是可以帶來力量的,音樂可以和生命做連結,我和這位病患一起填詞時,他在當中提到了許多對生命和死亡的看法,然後我們一起唱出來、把情緒透過音符流瀉出來。」
用己力傳播音樂治療影響力
從初衷到實習,一直到接觸個案,錢怡君說:「如果我只做音樂老師,我就無法透過音樂去幫助別人,用自己的影響力去傳播音樂治療的重要性。音樂現場體驗的影響力深遠,擔任音樂治療師在第一線有太多無法用言語形容的體會與感動。台灣的音樂治療體制尚未完善,需要有更多的專業人士、空間、資源去協助我們發展,路很辛苦,但是我透過音樂治療發現了新的海洋,帶回了一把星砂。」(延伸閱讀:金鐘獎配樂製作人:數位音樂成為當代趨勢!看花博二代夢想館如何打造跨界整合之體驗經濟)
名言分享
天地人文創跨產業沙龍活動特色之一,為邀請每位講師在講座的尾聲,分享一句對自己影響深刻的經典名言,以此勉勵聽眾!
「一個人無法發現新的海洋,除非他擁有看不見海岸的勇氣。」~麥斯蒙洛(Myles Munroe)。
錢怡君(Ye-Chun Chien),沁翼(股)總監(國際與台灣音樂治療領域分析與音樂欣賞)
怡君畢業於美國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音樂治療(Music Therapy)碩士,現任沁翼(股)總監,提供音樂治療與諮詢顧問服務。曾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音樂治療兼任講師、台北市立啟明學
【Q&A問答時間】跨產業沙龍於每位講師分享後皆有精彩Q&A問答時間
Q1:音樂治療是針對個案需求滿足他、治療他,還是像課堂一樣集結一群有需求的人?
錢怡君:一般是一對一,也有一對三的方式,案例多半比較personal,若是一對十就會太多,加上病患多半需要有看護或家屬協助,現場參與人數不宜太多,除非是普遍性的演講。
Q2:現代人社會壓力大,有沒有建議簡單的壓力釋放、情緒控管的方式?
錢怡君:多去聽不同種類的音樂,不要設限,找出自己在某種情緒下合適的音樂,讓自己安靜下來,並且制約自己、屏除其他資訊的干擾,專注享受音樂,重新洗滌自己的感受。
Q3:我爸爸七十歲了,不論嘗試氣功、游泳或是吃保健品,還是有睡不著的困擾,您有什麼建議?
錢怡君:回去試試看放一點音樂會不會比較舒服,要注意的是老人受不了高頻的音樂,也不宜聽有太多感受攪動的音樂。
(原編撰 周怡伶,圖片提供/天地人文創,Jack Liao2016.11.17審編。網頁資料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抄襲;歡迎分享轉載文章,並附上出處與網址,內容如有指正,敬請來信告知,我們將不勝感激,E-mail: service@tiandiren.tw) > > >更多【 跨產業沙龍 】活動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