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希嘉文化】文創 產業三大哉問推動迪化街文化復興|TDRwatch

0
3250

「我一開始不是做藝術相關,而是SPORTS MARKETING,也就是球員推廣、經紀,包含郭泓志或NBA球隊等都有認識,」 CAMPOBAG 希嘉文化執行長顏瑋志接著提到他開始認識藝術的源頭:「我會認識藝術是因為我老婆,她在2005年是第一個成立創意市集的人,她告訴我說:『希望透過擺攤改變台灣。』一直到現在,我們陸續帶了五百多位創作家,造訪了一些亞洲國家、城市,如:澳門、重慶、昆明、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並且跟當地創作家合作。」

顏瑋志接著解釋其公司名稱CAMPO的字義,「CAMPO代表了Cinema、Art、Music、People、Original五個元素,期許透過不同形式表現出每個人的獨特價值,我們在2005年做的台灣第一個原創市集『CAMPO生活藝術狂歡節』,在當時吸引了超過十萬名年輕人與藝術家投入其中。」至於公司中文名稱「希嘉」則代表了「C+」,「C」指的是「Creation & Culture」,「+」則指價值的創造。

 

 

DSC_0011
跨產業沙龍為全台最大每週跨界交流論壇,每場次皆邀請三位不同產業專家學者與大家解構各領域Know-how,第100場跨產業沙龍邀請到CAMPOBAG希嘉文化執行長顏瑋志分享:全球文化藝術市場的趨勢與挑戰、臺灣創意市集的品牌之路方向、商業模式與策略分享、創作與商業化的平衡。

 

 

 

DSC_0041

 

 

進駐迪化街 復興文化運動

在CAMPOBAG希嘉文化經營的社群中有五百位創作人,在亞洲十二個城市中都有市集、店還有表演,「我們最近剛進駐到迪化街,做Lifestyle的產品設計,以及古典藝術和當代藝術的跨界結合,從2012年到2015年共吸引超過三萬名年輕人進入臺北老城區,吸引超過七十家文化創意公司進駐迪化街,創造超過一億兩千萬台幣的產值。」顏瑋志回憶起當初進駐迪化街的起因,「我家裡是做服裝生意,但是我沒有進去過迪化街,2012年從英國念完碩士回國後,有位建築師傅說他在做一個計畫,協助迪化街做軟體上的改變,希望在房子修復後做整體規劃,於是我開始了迪化街的文化復興運動。」他接著說,「我們把主題切到服務設計、再切到食物,我們希望透過食物讓藝術家進到社區不顯突兀,所以鼓勵藝術家跟當地居民一起吃東西,接下來第二階段則是把經驗變成產品。」

 

 

未命名

 

 

三大關鍵 文創 永續經營

身處文創產業中,最容易被問三個問題:第一,市場在哪裡?第二,價值是什麼?第三,永續經營的可能性?「我在迪化街經營一個一百多坪的空間,遇到很多人衝進來跟我說你這個不賺錢啦,要不就是直接進來說我可以幫你賺錢,再不就是問你靠什麼賺錢。」事實上,文創產業如何在文創和商業之間做平衡,一直以來是一個大哉問,「我們大部分講的文創,像是電影、音樂、表演藝術等都沒有辦法被複製,只能當下就結束了,所以在執行專案的時候,必須去衡量這三個問題,找到價值、找到市場,才有永續經營的可能性。」顏瑋志說。

 

 

1

 

 

「我們希望讓每個人的獨特性被看見,透過關鍵資源夥伴,讓創作社群以及喜歡創作的人能夠繼續創作下去。」顏瑋志接著說,「我相信在未來的時代,缺乏創造力的人很有可能會被機器人取代,未來創作家將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激發大家發揮更高的創造力。」

 

名言分享

我們擺的不是攤,是人生。

 

 

 

01-300x46

CAMPOBAG顏瑋志(Jerry):CAMPOBAG希嘉文化 / 執行長(文化藝術商業策略分享)

畢於英國創意藝術大學 品牌管理 & 設計創新碩士,成立CAMPOBAG希嘉文化後, 曾用10年帶領超過四百位創作者於9座國際城市藝術擺攤交流、和Victoria Beckham合作2012倫敦奧運台北文化日誌,並在倫敦設計週發表『創藝秀』,和來自十個國家共一百位創作者完成90天創作改變世界計劃、和台北市政府合作『URS計劃』,發起第一屆『大稻埕生活展』,吸引超過一萬名年青人參加展出,發行「大稻埕的創新遊戲」,成立生活品牌「團圓大稻埕」。

 

 

Q&A問答時間】跨產業沙龍於每位講師分享後皆有精彩Q&A問答時間

Q:合作的五百位創作人是做哪方面的創作?有多少占比在做全職創作?
包含當代藝術、影像、音樂、時尚、手做,有78%是全職,總產值是二億五千萬。

 

(原編撰 周怡伶,圖片提供/天地人文創,Jack Liao2016.11.21審編。網頁資料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抄襲;歡迎分享轉載文章,並附上出處與網址,內容如有指正,敬請來信告知,我們將不勝感激,E-mail:service@tiandiren.tw
> > >更多【 跨產業沙龍 】活動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