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風琴、古小提琴、文藝復興低音管與帝國軍隊大鼓等古樂器將一次列隊,重現17世紀大航海時代的歷史之響!
這是一個隨著大航海人們對世界有著嶄新認知的時代,一個早於巴哈、韓德爾一百多年的時代,一個維梅爾、林布蘭等藝術大師百家爭鳴的時代,也是一個邁向現代歐洲的關鍵時代。由台灣新生代古樂演奏家組成的微光古樂集將再次出場,帶我們一遊17世紀文藝復興晚期的威尼斯共和國,神聖羅馬帝國音樂與英國,聆聽狂野的義大利與恬靜的英國古樂之聲,讓雅頌坊在這一夜間成為一座古色古香的歐洲大教堂。
《歷史舞台背景》
文藝復興末期/巴洛克早期
飄蕩在地理大發現、科學革命、新舊教之爭等大時代的古樂
十六世紀歐洲內部宗教威信動搖,帝國之間政局動盪,哈布斯堡王朝和羅馬教廷的戰爭導致羅馬遭受洗劫,使得音樂家與藝術家們紛紛逃離羅馬,撼動了文藝復興的基本信念——「人文主義」和「古典精神」,也終結了象徵完美與秩序的文藝復興時期。
在這個邁向巴洛克時代的過渡期,局勢詭譎人心不安,同時也拉開了大航海時代的序幕。人們探索科學、追求新知識,嶄新的世界觀使得人們一方面感到動盪不安另一方面也感到希望無窮,這樣的矛盾感也蔓延至藝術和音樂領域,作品益發講求感官刺激,有時甚至可以稱之為「怪誕」。此時期的繪畫裡常出現神秘不安的氛圍與大膽的構圖,這種刺激的氣氛也現身於音樂之中,與前一時期相較聲響更為豐富、充滿聽覺和想像的娛樂,題材也更為多元。
大航海時期正值歐洲器樂音樂發展的巔峰時期,人聲音樂不再專美,低音管,小提琴,和鍵盤樂器大量發展出專屬作品。在這場音樂會中,將演出十六至十七世紀義大利,哈布斯堡王朝和英國的早期巴洛克古樂,讓我們跟著音樂聽見大航海時代的政治經濟社會變化,感受從文藝復興至巴洛克時代的藝術與音樂如何蛻變。
《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微光古樂集,為台灣在地新生代的巴洛克古樂團,自2019起由旅歐古低音管演奏家-蔣皓任,巴洛克小提琴家-大下詩央與台灣小提琴家-陳逸群,集結旅歐美與在地的年輕台灣古樂演奏家們,以歷史文獻考究和復古演奏的方式( 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 )重現歐洲從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到古典等早期音樂。有鑒於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亞洲各國的古樂發展也逐漸發展成熟,同時台灣旅外青年音樂家日漸增多,更在歐美的比賽中大放異彩深獲國際肯定。 因此我們期許為台灣打造一個長久發展的環境,凝聚國內優秀音樂家, 開創一塊嶄新的藝文領域。
從上個世紀開始到今天,古樂復興運動在世界各地的音樂發展上已是顯學,為了讓台灣與國際音樂潮流接軌,旅歐美的團員回台灣帶領古樂團,用在地深耕的方式推廣古樂,除了不定期舉辦古樂演出與校園推廣講座之外,同時也結合巴洛克時期的繪畫、舞蹈、戲劇手勢、美食、古畫攝影等歷史生活美學,古樂團秉持著考古歷史與遠觀未來的精神,開拓許多嶄新又好聽的曲目,進而拓展音樂的多樣性。
古樂器|演出者
巴洛克小提琴 Baroque Violin|大下詩央 Shio Ohshita
文藝復興低音管.講解 Dulcian|蔣皓任 Martin Chiang
箱型管風琴 Positive Organ|阮秀慈 Hsiutzu Ryan
義大利手鼓、框鼓、法蘭德斯軍隊大鼓 Historical Percussion|王惟 Wei Wang
曲目
Italian 義大利的早期巴洛克音樂
1. Girolamo Frescobaldi (1583-1643): Toccata avanti la messa della domenica from “fiori musicali”
吉羅拉莫. 符雷斯可巴第(1583-1643): 禮拜日彌撒前的觸技曲,選自”音樂之花”
2. Giovanni Legrenzi (1626-1690):Sonata “La Foscari”a 2, op.2
喬瓦尼·雷格倫齊 (1626-1690):”La Foscari”奏鳴曲
3. Francesco Rognoni Taeggio (? — 1626):Vestiva i colli passeggiato
法蘭切斯科.羅格洛尼(? — 1626)“Vestiva i colli著衣的山丘” 牧歌減值變奏
4. Girolamo Frescobaldi (1583-1643):Bergamasca from “fiori musicali”
吉羅拉莫. 符雷斯可巴第(1583-1643): 貝加摩舞曲,選自”音樂之花
5. Pandolfi Mealli (1624-1670) : Sonata “La Bernabea” (Violin solo)
安東尼奧·潘多爾菲·梅亞利 (1624-1670) : “La Bernabea”小提琴奏鳴曲
6. Andrea Falconiero (1585-1656):Brando dicho el Melo
安德烈亞.法孔尼耶利 (1585-1656): 蘋果樹
7. Marco Facoli (c. 1540-1585):Tedesca dita La Proficia, Napolitana, Tedesca dita L’Austria
馬可.法克利 (c. 1540-1585):三首義大利舞曲- 德國舞曲“La Proficia”,”拿坡里女人”,德國舞曲” 奧地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absburg Empire 哈布斯堡帝國與德國的早期巴洛克音樂
8. Fray Bartolomé de Selma y Salaverde (1595- 1638) : Canzona a due
塞爾瑪. 薩拉維德 (1595- 1638):小提琴與古低音管二重奏器樂曲
9. Johann Heinrich Schmelzer (ca. 1620-1680):Sonata Quarta: I. Ciaccona II.Variatio III Sarabande IV Gigue V Adagio e recitativo VI Allergro
約翰·海因里希·史梅爾哲(約1620-1680): 第四號小提琴奏鳴曲 1. 夏康舞曲 2.變奏曲 3薩拉邦德舞曲 4吉格舞曲 5慢板與宣敘調 6快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nglish 英國的早期巴洛克音樂
10. Tobias Hume (1569-1645):Captaine Humes Galliard
托比亞斯·休姆 (1569-1645):休姆校尉的加利雅舞曲
11. Anonymous (16 century):My Lady Carey’s Dompe
匿名:吾愛,凱莉的憂鬱
12. Anonymous (17 century):”Greensleeves” to a ground
匿名:綠袖子變奏曲
13. John Playford (1623-1686):Paul’s Steeple from “The Division Violin
約翰‧普萊福德(1623-1686): 保羅的尖塔 選自“小提琴減值變奏曲”
*購票優惠注意事項:
【學生票優惠代碼:STUDENT 】
【台大學生優惠代碼:NTUSTUDENT 】
*此場次音樂會非親子節目,建議 8 歲以上觀眾觀賞。
(資料來源/照片來源:微光古樂集。網頁資料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抄襲;歡迎分享轉載文章,並附上出處與網址。內容如有指正,敬請來信告知,我們將不勝感激,Email:service@tiandiren.tw)
>>>延伸閱讀:【藝術x攝影】融入東方感性:《鏡墨・流白》 林炳存 個展|TDRwatch
>>>延伸閱讀:【藝術x繪畫】多久沒與自己獨處了?鍾嘉駿個展《和自己談一場___戀愛》|
>>>延伸閱讀:【藝術x創作】為 臺灣女性藝術家 的堅韌致敬:《女性藝志》|TDRwatch
我們是誰?
天地人文創旗下天地人學堂,每年超過400堂課程,為P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