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新空間經濟沙龍 從昭和町到青田街

0
1155

這次新空間經濟沙龍邀請青田七六的水瓶子先生和我們分享『昭和町到青田街的老屋新生』

IMG_0076

水瓶子是男人類的水瓶星座也是他個人的寫作筆名,本身喜歡在無盡地深夜面對電腦螢幕,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拜訪書寫百大城市的容顏。 曾想從事電腦程式設計和寫作的水瓶子,在2006年成立青田七六文化導覽工作室,以免費服務及平時寫下關於老屋咖啡館的故事。

講座當天,水瓶子穿著簡單樸實,充滿自然輕鬆且平易近人的心情和我們談論現在的老屋能做什麼?

由於老屋子屋內承載力有限,為了希望能夠讓老屋可以長長久久保存下來,這一路上,水瓶子聽了來自不同領域的朋友,提供不同建議:建築系的老師會說老屋翻修讓文史研究者來此說故事;博物館經營者提議展覽館;藝術家建議規劃陶藝工作坊或是在地文物館說秘境,允許一個月提供半天……。

水瓶子笑著說:『來自不同行業的族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與想像空間。』最後他選擇走自己的路,開始了解這棟房子的建築背景、這個街區的背景,將青田七巷六號的規劃為「自然科學教育館」、「文化導覽」、「老店記錄」及「講座」。

1

時間的分割讓老屋的經營形態,從上午請免費的志工講師講解文化導覽及社區活動;中午後開放餐飲空間,並于晚間9點前打烊;主要希望能提倡並維護青田街的古蹟保存運動,強調『維持原貌與原建築形態、使用中繼續修繕、尋找合適的新材質以及人與建築間的呼吸』。

2

▲ 維護老屋原貌及新材質的排水管

6

▲ 免費的志工講師講解文化導覽及社區活動

談起瑠公圳與臺北城市的緊密關係,在1920~1930年代,臺北市政府會用很省錢的方式建蓋建築物和青田街附近的老樹都是以前臺北帝國大學教授的研究所種植,龍安里里長洪秋甲表示,認為青田街的這些老樹是有靈魂的,不可以任意砍伐。

IMG_0141

2003年底,很多新聞媒體也開始討論青田街低度利用的國有資產,青田街社區發展協會更提報了古蹟案,2005年總統令修正文化資產保護法,2005年市政府以行政命令宣布青田木造日式房舍限建兩年,這樣的運動終於在2006年11月,台北市文化局公告指定青田街三處的古蹟,並登錄六處歷史建築,而青田街七巷六號,就是第一批指定為市定古蹟的地方。

青田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隆正指出,台灣大部份的日式宿舍多是由政府公部門統一興建,樣式比較統一一致,目前龍安里內的教師宿舍則是日本教授自己籌資興建的,在住宅風格上特別能表現自由作風,這些教授在當時社會地位崇高待遇優渥,對建築特別講究,保留至今的老屋看到和洋混合的形態,這些學人先輩,對當時台灣的農業發展、動植物、歷史語文、醫藥衛生、經濟法政等領域的研究對社會、產業都有相當的影響力,所以保存青田街日式房舍,不單只是保存歷史建築,更是傳承一種人文精神。

從青田街經營緣起、保存運動、社區發展、保護老樹、日本時代的智庫延伸與談論以前曾為這塊人文氣息而努力保存運動的人;水瓶子用『什麼事情都要拋磚引玉,而且是一種累積,才可能有成果。』這句話最為講座的最後結尾,告訴我們,每一樣老東西留著,都有屬於它自己的故事。(撰文/陳亞妏)

3

 

【Q&A】

Q:台灣各地都在做文化古蹟翻修,老師您對這部分有什麼想法?目前我看到青田七六的曝光度,大家都會認識。不過許多老房都改造成咖啡茶館、住宿,老師能有哪方面的想法或者您覺得能否其他用途?

A:目前在於營運問題,現在有一種潮流在做文化沙龍及活動演講分享,比較能支撐營運的方式。但我認為只要不要違背古蹟原有的精神,外加認識古蹟的導覽服務;還有不用費用就能近來到老屋,勢必也會思考到提供民眾的開放程度。

其實做什麼都好,只要不要過度使用,嚴格限制以及對古蹟使用的尊重。雖然要維持生計,我們規劃裡面需付費導入商業餐飲,但不一定要侷限營業餐廳,也能賣一些文創商品或提供拍攝,也是有意義的。(本次活動由大人物網站天地人文創雋永R不動產 共同主辦)

 

 

 

《天地人文創FB》:藝文展覽相關資訊分享(點選連結,進一步瞭解)
《天地人學堂FB》:完整的活動暨講師訊息公告(點選連結,進一步瞭解)

lo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