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王國,是大家對台灣的印象,世界級的半導體、電腦週邊、光電、通訊產業,是東亞小島台灣給世界的印象。但對於食物而言,有甚麼東西是台灣擁有,能讓人記住屬於台灣的深層文化底蘊呢?
「我希望讓大家記得我們的,不只是工業化的表現,更要有農業化的表現與清楚的在地色彩。」 禾餘麥酒 創辦人陳相全如此表示。
食,看見台灣的真正問題,與契機
以農立國的台灣,向來為自己的美食自豪。夜市巷口的生煎包、臭豆腐,到紀念品店陳列的太陽餅、鳳梨酥。人人琅琅上口的鼎泰豐。大家所不知道的,是這些食物的原料,尤其是小麥,自給率不到0.1%。
一直以進口為主的台灣小麥,自給率曾經因為政策使然而達到15%,1995年後政策喊卡,從此一決不振的台灣小麥,隔年就被農委會踢出農業統計年報,讓飲食越來越西化的台灣只剩下進口一途。而當時,保住台灣小麥的,是金門政府推廣的金門高粱酒。
二O一一年,在美國念書的陳相全,抱持著改善農業環境的初衷回到台灣,看準了需求日漸壯大的啤酒市場,決心投入釀酒事業。(推薦課程:產品經理必修專案管理&實務操作 系列課程)
發揮特色也可以是一種脫穎而出的方式。
世界上有這麼多的酒廠,光是在美國,2014年就有將近3600家。他們彼此在競爭甚麼?良率是解答。因為這之間的小麥品種都差不多。但在大家都在追求漂亮數字的同時,陳相全有另外一方面的思維:或許,不是所有東西都必須講求良率,發揮特色也可以是一種脫穎而出的方式。(延伸閱讀:創業3關鍵、突破3迷失,知名創業智庫教你創業成功當老闆)
在地原料,在地生產
禾餘麥酒的釀酒原料,雖然目前仍無法百分之百的使用台灣在地原料,但是與在地小農的聯合契作,原料仍是目前市面釀酒上少見的:
- 玉米(台南白) 產地:雲林土庫
- 小麥 (台中選2號)產地:台中大雅
- 進口大麥芽產地:德國
陳相全看玉米原料的利:
- 因為我愛吃不甜又有嚼勁的玉米!!
- 台南白的澱粉比例高
- 玉米在種植上不會有季節上的問題,供貨穩定
陳相全看玉米原料的弊:
- 種植意願低
- 大多為鮮食使用
- 和硬質玉米混淆
只有回歸純粹,才能找到真正的價值
陳相全相信,人們只有在貼近食材與原料,才會對食物充滿感情。台灣農業的復興之路或許還需要更多努力,但是這條路已開始有人勇敢前行。
【問與答】
問:想請教禾餘麥酒的行銷通路與方式
答:我們透過上架、訂購與面交,利用在田裏面看到最原始的樣貌,讓大家才會對食物更能充滿感情。
問:想請問關於整個產品的包裝
答:啤酒本身的味道與上面的包裝,都是非常見仁見智的問題。啤酒一喝,口味就知道喜不喜歡。
問:想請問現在是酒廠代工還是自釀呢?
答:目前還是有許多部份是酒廠代工,有些技術需要跟酒廠合作。
(撰文/卓逸宣、圖/天地人文創,Jack Liao2016.12.19審編。網頁資料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抄襲;歡迎分享轉載文章,並附上出處與網址,內容如有指正,敬請來信告知,我們將不勝感激,E-mail:service@tiandiren.tw)
> > >延伸閱讀:琅琅上口的台灣好茶!琅茶品牌之路:金三角團隊、專注與堅持
> > >延伸閱讀:插畫產業醞釀中:讓鄧紫棋也瘋傳的搞笑插畫,如何變身熱賣商品「黑鳳梨酥」?
> > >延伸閱讀:Hobrew傢釀生活執行長古萬里:精釀啤酒說故事 進擊27億啤酒藍海
> > >更多【 跨產業沙龍 】活動報導
▲「跨產業沙龍」為全台最大的每週跨界交流論壇,是一個各專業人士的人脈交流與產業學習平台,由天地人文創旗下的天地人學堂於每週三19:00-21:30固定籌辦。每場次皆邀請三位不同領域講師分享產業工作與內容,一次瞭解三方產業,每位講師30分鐘產業分享(20分鐘演講與10分鐘Q&A),會後交流更能累積跨界人脈,以打造各專業人士的交流廣度與深度,累積跨領域合作與創新動能!